人类居住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每天的生活被物质所包围,我们自身也是由物质构成的。然而,我们常常把这种物质性视为理所当然。在今天奉行的艺术哲学理念中,唯物主义也常常停留在一个零散、边缘的状态。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理论家以更激进的方式理解主观性,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权语言、主流话语甚至霸权观念。但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观念必须以视觉形式呈现,物质才是承载观念的主体。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现实迫使艺术家重新审视和探索物的特性及其无限可能。于是我们欣喜地发现,进入新时期,唯物主义再次出发,一股新唯物主义的浪潮兴起,它让我们重新理解物质,重新重视物质因素在塑造社会和表达人类愿景中的作用。
新唯物主义着眼于最新的物理学、生物学研究成果,重新审视我们对物质的惰性认识,赋予其能动、偶发、灵性的一面。它思考物质性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反思现代性所主张的人类中心主义,从而转入后人类主义的生态发展语境。在新唯物主义者眼中,物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相对开放的过程。人类完全沉浸在物化生产的偶发事件中,因而应给予物质性应有的地位,继而以此介入对社会政治的分析和再思考。由此,新唯物主义为当代材料艺术理论与价值的建构提供了哲学视野和学术前沿的支持。
物质材料是艺术家创作最主要的媒介。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强调文本、去物质性、观念至上不仅将物质材料及物化过程工具化、机械化,也逐渐形成了一种艺术霸权话语。回到材料,重新建构和理解当代艺术,即是基于一种唯物主义视角,打开不同的可能,期待不同的声音,包括长期被主流艺术话语边缘化的东方的、第三世界的、女性的、地域性的、少数族群的声音等。因而,我们提出以“材料、新材料与新唯物主义”的哲学视野为展览构建理论基础。这里的“新”材料,不仅包括随着科技发展新增或新发现的材料,也指以新的方式和视角重新理解材料,反思材料使用和现代人类生活之间关系,以及探索网络时代的人类如何通过材料与物质世界相连。
展览主题“唯物思维”与英文主题Material Thinking相辉映,既体现了“新唯物主义”视角下物质材料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希望将唯物的思维方式和质性的研究方法引入当代材料艺术的探索。这种“唯物思维”的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齐物”、“格物致知”等观念不谋而合,艺术家由此在“物我两忘”中完成艺术创作。这种物质与生命一体化的认知方式既体现了东方智慧,也应和了后人类主义生态和谐的发展观。
我们创建这一学术平台的初衷,便是希望从材料出发,让艺术创作重新重视物质的力量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方式,思考从物质材料到艺术媒介的转化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展开历史的、生命的、社会的不同维度,在材料探索中重构当代艺术的新视野。愿材料艺术展能够带着这些思考搭建互通共融的学术平台,与世界各国艺术家和学者一道,怀着对材料艺术的理想与热爱携手前行。